各位老铁们,大家好,今天来为大家解答长江经济带是什么在国内的交汇地这个问题的一些问题点,包括长江经济带是什么在国内的主要交汇地带?也一样很多人还不知道,因此呢,今天就来为大家分析分析,下面就开始吧!如果解决了您的问题,还望您关注下本站哦,谢谢~
长江经济带是什么在国内的交汇地
重庆。
重庆是“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重要联结点以及内陆开放高地、山清水秀美丽之地; 既以江城、雾都、桥都著称,又以山城扬名。
长江经济带覆盖上海、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重庆、四川、云南、贵州等11个省市,面积约205.23万平方公里,占全国的21.4%,人口和生产总值均超过全国的40%。
丝绸之路经济带,是在古丝绸之路概念基础上形成的一个新的经济发展区域。包括西北五省区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西南四省区市重庆、四川、云南、广西。
长江经济带横跨中国东中西三大区域,是中央重点实施的“三大战略”之一,是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内河经济带、东中西互动合作的协调发展带、沿海沿江沿边全面推进的对内对外开放带,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先行示范带。
2016年9月,《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正式印发,确立了长江经济带“一轴、两翼、三极、多点”的发展新格局:
“一轴”是以长江黄金水道为依托,发挥上海、武汉、重庆的核心作用,推动经济由沿海溯江而上梯度发展;
“两翼”分别指沪瑞和沪蓉南北两大运输通道,这是长江经济带的发展基础;
“三极”指的是长江三角洲城市群、长江中游城市群和成渝城市群,充分发挥中心城市的辐射作用,打造长江经济带的三大增长极;“多点”是指发挥三大城市群以外地级城市的支撑作用。
新丝绸之路经济带,东边牵着亚太经济圈,西边系着发达的欧洲经济圈,被认为是“世界上最长、最具有发展潜力的经济大走廊”。
丝绸之路经济带地域辽阔,有丰富的自然资源、矿产资源、能源资源、土地资源和宝贵的旅游资源,被称为21世纪的战略能源和资源基地,但该区域交通不够便利,自然环境较差,经济发展水平却与两端的经济圈存在巨大落差,整个区域存在“两边高,中间低”的现象。
长三角城市群包括:上海,江苏省的南京、无锡、常州、苏州、南通、盐城、扬州、镇江、泰州,浙江省的杭州、宁波、嘉兴、湖州、绍兴、金华、舟山、台州,安徽省的合肥、芜湖、马鞍山、铜陵、安庆、滁州、池州、宣城等26市。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简称:长三角城市群)位于长江入海之前的冲积平原,根据2016年5月国务院批准的《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规划》,长三角城市群国土面积 21.17万平方公里,2014年地区生产总值12.67万亿元,总人口1.5亿人,分别约占全国的2.2%、18.5%、11.0%。
根据国务院批准的《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规划》,长三角城市群在上海市和江苏、浙江、安徽三省部分城市范围内,由以上海为核心、联系紧密的多个城市组成,主要分布于国家“两横三纵”城市化格局的优化开发和重点开发区域。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在中国的版图上,处于沿海经济带与长江经济带T型结构交汇点和长江三角
(1)自然地理因素:受地转偏向力影响,河流主流偏向南岸上海一侧,南通位于长江入海口北岸,港口和航道泥沙淤塞较严重。(4分); 社会经济因素:上海地处长江三角洲的海岸线的中部,是周围内陆城市出海的必经之地(腹地广阔),而南通偏居长江三角洲北侧,经济地理位置较差(4分);近现代修建了京沪和沪杭等铁路线交汇于上海,使上海成为水陆交通枢纽,而南通很长时间不通铁路,枢纽地位低于上海。(4分) (2)①江苏沿海海域有辐射沙脊群,海水较浅,建人工岛工程量相对较小;②江苏经济发达,为人工岛建设提供必要的资金、技术等社会经济条件;③江苏东部海域波浪相对较小,海水的侵蚀作用较小;④江苏沿海地区是地势较低的平原,不能为人工岛的开发提供充足的沙、土、石等建人工岛的材料。(8分)
西部地区丝绸之路什么位于长江经济带的交汇处 (1)由第一幅图可知,长江沿江地带起到了纽带作用,构成了“H”型经济格局,图中的城市:①是重庆,④是上海;(2)长江发源于唐古拉山,注入东海,图中的城市②是武汉,是长江和汉江的交汇处;(3)由图可知,城市③是南京,通过它的南北铁路线是京沪线;(4)由第三幅图可知,长江沿江地带构成了“钢铁工业走廊”和“汽车工业走廊”;(5)长江上游由于植被遭到破坏,水土流失严重,长江沿江地带由于工业污染严重,易形成酸雨.故答案为:(l)H;重庆;上海;(2)汉江;唐古拉;东;(3)京沪线(铁路);(4)钢铁;汽车;(5)水土流失;酸雨. 长江经济带的主要优势 一是交通便捷,具有明显的区位优势。长江经济带横贯我国腹心地带,经济腹地广阔,不仅把东、中、西三大地带连接起来,而且还与京沪、京九、京广、皖赣、焦柳等南北铁路干线交汇,承东启西,接南济北,通江达海。 二是资源优势。首先是具有极其丰沛的淡水资源,其次是拥有储量大、种类多的矿产资源,此外还拥有闻名遐迩的众多旅游资源和丰富的农业生物资源,开发潜力巨大。 三是产业优势。这里历来就是我国最重要的工业走廊之一,我国钢铁、汽车、电子、石化等现代工业的精华大部分汇集于此,集中了一大批高耗能、大运量、高科技的工业行业和特大型企业。此外,大农业的基础地位也居全国首位,沿江九省市的粮棉油产量占全国40%以上。 四是人力资源优势。长江流域是中华民族的文化摇篮之一,人才荟萃,科教事业发达,技术与管理先进。 五是城市密集,市场广阔。1995年沿江九省市拥有大小城市216个,占全国城市数量的33.8%;城市化水平约为50%,比全国平均水平高21个百分点;城市密度为全国平均密度的2.16倍。上海浦东开发开放和三峡工程建设将产生数千亿元的投资需求,而且这一地区人口密集,居民收入水平相对较高,各种消费需求也十分可观,对于国内外投资者有很强的吸引力。 由此可见,长江流域孕育了发达的长江经济带。长江经济带是整个长江流域最发达的地区,也是全国除沿海开放地区以外,经济密度最大的经济地带,它对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意义是其它经济带所无可比拟的。与沿海和其它经济带相比,长江经济带拥有我国最广阔的腹地和发展空间,是我国今后15年经济增长潜力最大的地区,应该成为世界上可开发规模最大、影响范围最广的内河经济带。
长江经济带西部中心枢纽是什么意思 重庆位于新丝绸之路和长江经济带交汇处和战略节点,是长江经济带的“龙尾”、长江上游航运中心、西南地区综合交通枢纽。“西部开发开放的重要战略支撑”、“长江经济带的西部中心枢纽和内陆开放高地”的提法强调了重庆在中国全国的发展定位,也加强了重庆在上游地区的作用。 什么是长江经济带 长江经济带东起上海、西至云南,涉及上海、重庆、江苏、湖北、云南、四川、湖南、江西、安徽7个省2个直辖市。长江经济带的战略定位,一是依托长三角城市群、长江中游城市群、渝蓉城市群;二是做大上海、重庆、湖北武汉三大航运中心;三是推进长江中上游腹地开发;四是促进“两头”开发开放,即上海及中巴(巴基斯坦)、中印缅经济走廊。 长江经济带中9省2市到底包含了哪些城市,请给个准确答案及出处 上海市、浙江省、江苏省、安徽省、湖北省、江西省、湖南省、四川省、云南省、重庆市、贵州省 长江经济带覆盖上海、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重庆、四川、云南、贵州等11省市,面积约205万平方公里,人口和生产总值均超过全国的40%。长江经济带横跨我国东中西三大区域,具有独特优势和巨大发展潜力。改革开放以来,长江经济带已发展成为我国综合实力最强、战略支撑作用最大的区域之一 。 长江经济带战略作为中国新一轮改革开放转型实施新区域开放开发战略,是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内河经济带、东中西互动合作的协调发展带、沿海沿江沿边全面推进的对内对外开放带,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先行示范带 。 2016年9月,《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正式印发,确立了长江经济带“一轴、两翼、三极、多点”的发展新格局: “一轴”是以长江黄金水道为依托,发挥上海、武汉、重庆的核心作用,“两翼”分别指沪瑞和沪蓉南北两大运输通道,“三极”指的是长江三角洲、长江中游和成渝三个城市群,“多点”是指发挥三大城市群以外地级城市的支撑作用 。 沿线主要城市 上海市:上海市(1个) 江苏省:江苏长江经济带包括南京市、扬州市、镇江市、苏州市、无锡市、常州市、南通市、 泰州市(8个) 浙江省:杭州市、嘉兴市、湖州市、宁波市、绍兴市、舟山市(6个) 安徽省:合肥市、马鞍山市、安庆市、铜陵市、池州市、芜湖市(7个) 江西省:九江市、南昌市(2个) 湖北省:黄石市、鄂州市、武汉市、荆州市、宜昌市、黄冈市、咸宁市、恩施市(8个) 湖南省:岳阳市(1个) 重庆市:重庆(1个)含涪陵区、万州区等 四川省:泸州市、攀枝花市、成都市、宜宾市(4个) 云南省:水富县 (1个) 长江经济带的城市有多少个?分别有哪些? 从区域经济学的角度分析一下。 一等: 入海口。上海。北岸的南通的问题在于泥沙淤积,缺良港。 二等:支流汇入干流的十字路口。从东往西分别是:九江(鄱阳湖水系),武汉(汉江),岳阳(洞庭湖水系),重庆(嘉陵江),宜宾(岷江),还有一个比较特殊的扬州(京杭大运河)。 三等:普通的沿江城市。多了去了。 四等:不沿江的城市。这种地方不适合建城市,只适合发展农业。安徽省会合肥、江西省会南昌、湖南省会长沙、四川省会成都,这些省会都选错了。 长江经济带的概念最早是什么时候提出来的 长江经济带的概念最早是什么时候提出来 (长江经济带区域结构:“核心一边缘” 视角 于涛方甄峰吴溢) 长江经济带概念的提出已越20 余年, 前后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1984一1985年间, 首先由中国生产力经济学研究会提出了“长江产业密集带”之说。指出以长江流域若干超级城市或特大城市为中心, 通过其辐射作用和吸引作用联结各自腹地的大中小型城市和广大农村组成的经济区; 第二个阶段是1990年代始, 随着浦东开发和三峡工程建设等重大决策的相继实施, 特别是1992年6月中央召开了“长三角及长江沿江地区经济规划会议”提出了发展“长三角及长江沿江地区经济”的战略构想; 第三个阶段是十四届五中全会进一步明确指出, 要建设以上海为龙头的长三角及沿江地区经济带。至此,“ 长江经济带”的联合开发已被提上国家和沿江省市的议事日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