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汽车资讯

企业规模划分标准

  • 汽车资讯
  • 2023-05-09 12:52:56

各位老铁们好,相信还有很多朋友对于企业规模划分标准和企业规模划分标准的相关问题不太懂,没关系,今天就由我来为大家分享分享企业规模划分标准以及企业规模划分标准的问题,文章篇幅可能偏长,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我们就开始吧!

企业规模划分标准

企业规模划分标准

最新企业划分标准如下:

一、大型、中型和小型企业须同时满足所列指标的下限,否则下划一档;微型企业只须满足所列指标中的一项即可。

二、企业划分指标以现行统计制度为准。

(1)从业人员,是指期末从业人员数,没有期末从业人员数的,采用全年平均人员数代替。

(2)营业收入,工业、 建筑业、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限额以上住宿和餐饮业以及其他设置主营业务收入指标的行业,采用主营业务收入;限额以下批发与零售业企业采用商品销售额代替;限额以下住宿与餐饮业企业采用营业额代替;农、林、牧、渔业企业采用营业总收入代替;其他未设置主营业务收入的行业,采用营业收入指标。

(3)资产总额,采用资产总计代替。

划分方法

一、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统计局、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关于印发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的通知》(工信部联企业〔2011〕300号),结合统计工作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办法。

二、本办法适用对象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依法设立的各种组织形式的法人企业或单位。个体工商户参照本办法进行划分。

三、本办法适用范围包括:农、林、牧、渔业,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建筑业,批发和零售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住宿和餐饮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房地产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等15个行业门类以及社会工作行业大类。

四、本办法按照行业门类、大类、中类和组合类别,依据从业人员、营业收入、资产总额等指标或替代指标,将我国的企业划分为大型、中型、小型、微型等四种类型。具体划分标准见附表。

五、企业划分由政府综合统计部门根据统计年报每年确定一次,定报统计原则上不进行调整。

六、本办法自印发之日起执行,国家统计局2003年印发的《统计上大中小型企业划分办法(暂行)》(国统字〔2003〕17号)同时废止。

规模以上企业包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和规模以上商业企业,为统计术语,其统计的指标为工业总产值和工业销售产值。同时国家对不同行业的企业都制订了一个规模要求,达到规模要求的企业就称为规模以上企业。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是指年主营业务收入在2000万元及以上的工业企业;规模以上商业企业是指年商品销售额在2000万元及以上的批发业企业(单位)和年商品销售额在500万元及以上的零售业企业(单位)。达不到上述经营或销售规模的企业称之为规模以下企业。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历史标准:

1、1998年至2006年,规模以上工业是指全部国有及年主营业务收入达到500万元及以上的非国有工业法人企业;规模以下工业指年主营业务收入(产品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下的非国有工业企业和全部个体经营工业单位。

2、从2007年开始,按照国家统计局的规定,规模以上工业的统计范围为年主营业务收入达到500万元及以上的工业法人企业;规模以下工业统计范围为年主营业务收入(产品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下的工业企业和全部个体经营工业单位。

3、2011年3月8日,经国务院批准,国家统计调查从2011年1月起,纳入规模以上工业统计范围的工业企业起点标准从年主营业务收入500万元提高到2000万元;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统计的起点标准从计划总投资额50万元提高到500万元。

大型,中型,小型,微型企业怎么划分

分类标准:

它是根据不同行业的特点设定不同的标准。

但是总的来说,第一是就业人数。不同行业的就业人数标准不完全一样,有的企业是20人,有的是10人,有的是30人多一点。

第二,企业营业收入,这是很重要的标准,营业收入有100万、200万、300万、500万、1000万,行业不一样,标准是不一样的。主要是按照这样一些标准划分的。

对于银行来说,不管是什么类型的企业,只要有金融需求,并且这种需求在银行判断的风险允许的前提之下,它认为能够提供,不管什么类型的企业,银行都是愿意提供的。对银行来说,只要满足它的这些条件,是不区分企业的类型和性质的。

从市场定位上,银行必须对企业作出区分,因为有些银行主要服务于小型和微型,有些银行定位在服务中型和小型,有的银行定位在大型,主要根据自己的特点来定位。

但对于绝大多数的小型、中小型银行来说,它普遍是定位在中小型企业或者小微型企业这两类上。但是在具体满足他们的金融需求方面,银行一定要根据企业的特点,包括它的规模、大小和经营的产品、服务的类型等等来设计不同的产品,来提供不同的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满足不同企业的需求。

企业规模是什么

企业规模是指按有关标准和规定划分的企业规模。

企业规模一般分为特大型、大型、中型、小型、微型。 企业规模指对企业生产、经营等范围的划型。

中小型企业须符合以下条件:

职工人数200人以下,或销售额3000万元以下,或资产总额为40000万元以下。其中,中型企业须同时满足职工人数300人及以上,销售额3000万元及以上,资产总额40000万元及以上;其余为小型企业。

建筑业,中小型企业须符合以下条件:对职工人数3000人以下,或销售额30000万元以下,或资产总额40000万元以下。其中,中型企业须同时满足职工为数600人以上,销售额3000万元及以上,资产总额4000万元及以上;其余为小型企业。

规模以上企业分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和规模以上商业企业。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是指年主营业务收入在2000万元及以上的工业企业。

规模以上商业企业是指年商品销售额在2000万元及以上的批发业企业(单位)和年商品销售额在500万元及以上的零售业企业(单位)。

对此所有的主要统计指标为:工业总产值和工业销售产值。

工业总产值:指工业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以货币形式表现的工业最终产品和提供工业劳务活动的总价值量。包括生产的成品价值、对外加工费收入、自制半成品在制品期末期初差额价值三部分。

工业销售产值:指以货币形式表现的,工业企业在报告期内销售的本企业生产的工业产品或提供工业性劳务价值的总价值量。包括销售的成品价值和对外加工费收入二部分。不包括自制半成品、在制品期末期初差额价值。

依据中小企业划分标准,总公司为小型企业,但分支机构达到中型企业的标准,分支机构应依总公司模定企业规模,因分支机构不具有法人资格。

中小型企业的规模是多大?

各行业划型标准为:

(一)农、林、牧、渔业。营业收入20000万元以下的为中小微型企业。其中,营业收入500万元及以上的为中型企业,营业收入50万元及以上的为小型企业,营业收入50万元以下的为微型企。

(二)工业。从业人员1000人以下或营业收入40000万元以下的为中小微型企业。

(三)建筑业。营业收入8000万元以下或资产总额8000万元以下的为中小微型企业。其中,营业收入6000万元及以上,且资产总额5000万元及以上的为中型企业;营业收入300万元及以上,且资产总额300万元及以上的为小型企业;营业收入300万元以下或资产总额300万元以下的为微型企业。

依据台湾经济部发布之中小企业认定标准,系指依法办理公司登记或商业登记,并合于下列标准之事业:

一、制造业、营造业、矿业及土石采取业实收资本额在新台币八千万元以下者。

二、农林渔牧业、水电燃气业、批发及零售业、住宿及餐饮业、运输仓储及通信业、金融及保险业、不动产及租赁业、专业科学及技术服务业、教育服务业、医疗保健及社会福利服务业、文化运动及休闲服务业、其他服务业前一年营业额在新台币一亿元以下者。

另得以下列经常雇用员工数为中小企业认定标准:

一、制造业、营造业、矿业及土石采取业经常雇用员工数未满二百人者 。

二、农林渔牧业、水电燃气业、批发及零售业、住宿及餐饮业、运输仓储及通信业、金融及保险业、不动产及租赁业、专业科学及技术服务业、教育服务业、医疗保健及社会福利服务业、文化运动及休闲服务业、其他服务业经常雇用员工数未满五十人者 。

企业业务规模是什么

是指按企业产品生产能力或生产经营用固定资产进行的分类。 企业规模分为特大型, 大一型, 大二型, 中以型, 中二型和小型。企业规模的确定,应按照全国统一制订的《大, 中, 小型工业企业划分标准》中的具体划分规定执行。

现代企业都必须首先解决为什么而存在的问题

已经有一些企业开始深思和注重回答这个问题了,事实上,不管企业的年龄和规模有多大,也不管采用什么管理模式,也不管对企业怎样进行变革,首先要对建立和动作企业的基础假设进行审视和界定,随着顾客偏好的变化。

企业要不断地在产业链上发现和调整利润区,对企业进行重新的定位,因为它决定了一个组织的动作方式,它包含了公司的价值观念、经营哲学、市场范围、顾客、竞争等等,它是指导公司如何赚取利润的灯塔。

司背景的基石,企业只有依据它确定公司的经营边界,即做什么又不做什么,从而确定公司的经营战略,建立组织机构和管理信息平台。如果企业首先不做好这些事情,别的都无从谈起。

大中小型工业企业划分标准

划分方法

1、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统计局、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关于印发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的通知》(工信部联企业〔2011〕300号),结合统计工作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办法。

2、本办法适用对象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依法设立的各种组织形式的法人企业或单位。个体工商户参照本办法进行划分。

划分标准

企业划分指标以现行统计制度为准。

1、从业人员,是指期末从业人员数,没有期末从业人员数的,采用全年平均人员数代替。

2、营业收入,工业、 [1] 建筑业、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限额以上住宿和餐饮业以及其他设置主营业务收入指标的行业,采用主营业务收入。

限额以下批发与零售业企业采用商品销售额代替;限额以下住宿与餐饮业企业采用营业额代替;农、林、牧、渔业企业采用营业总收入代替;其他未设置主营业务收入的行业,采用营业收入指标。

3、资产总额,采用资产总计代替。

企业规模怎么填写?

企业规模填写应该按照实事求是的填写,以中小企业为例。

按照《关于印发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的通知》,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统计局、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研究制定了《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具体标准根据企业从业人员、营业收入、资产总额等指标,结合行业特点制定。

以建筑业和批发业为例,划分的标准也各不相同:

建筑业:

1、营业收入80000万元以下或资产总额80000万元以下的为中小微型企业;

2、营业收入6000万元及以上,且资产总额5000万元及以上的为中型企业;

3、营业收入300万元及以上,且资产总额300万元及以上的为小型企业;

4、营业收入300万元以下或资产总额300万元以下的为微型企业。

批发业:

1、从业人员200人以下或营业收入40000万元以下的为中小微型企业;

2、从业人员20人及以上,且营业收入5000万元及以上的为中型企业;

3、从业人员5人及以上,且营业收入1000万元及以上的为小型企业;

4、从业人员5人以下或营业收入1000万元以下的为微型企业。

企业规模的分类:

第一类为工业,包括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共三个行业门类;

第二类为建筑业;

第三类为批发和零售业;

第四类为交通运输、邮政业(不包含仓储业);

第五类为住宿和餐饮业。

企业规模一般如何填写?

企业规模一般分为特大型、大型、中型、小型、微型。企业规模指对企业生产、经营等范围的划型。2003年5月,国家统计局根据原国家经贸委、国家计委、财政部和国家统计局4部委联合发布的《中小企业标准暂行规定》,制定了《统计上大中小型企业划分办法(暂行)》,并于2003年统计年报开始执行。

《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中尚有13个行业门类没有确定企业划型标准,其主要原因是:

一是有些行业缺乏基础统计数据,无法进行有效的测算和分析而暂不划型;

二是一些特殊行业,如金融业,其产品、运作方式和监管体系与一般行业差异较大,需另行研究制定;

三是包括“居民服务业”和“其他服务业”在内的6个其它行业门类以及仓储业,这些行业的企业划型标准将在国家有关普查完成之后,再根据实际统计情况另行研究制定。

《统计上大中小型企业划分办法(暂行)》以三个指标作为划分标志,即企业的“从业人员数”、“销售额”、“资产总额”。其主要原因是:

第一、“从业人员数”作为企业的划型指标,具有简单、明了的特点,也与世界主要国家的通行做法一致,具有国际可比性。

第二,“销售额”可以客观反映企业的经营规模和市场竞争能力,也是我国现行统计指标中数据比较完整的指标,容易操作。

第三,“资产总额”可以从资源占用和生产要素的层面上反映企业规模。因此,采用这三个指标进行划型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企业规模一般如何填写

企业规模填写应该按照实事求是的填写,以中小企业为例。

按照《关于印发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的通知》,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统计局、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研究制定了《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具体标准根据企业从业人员、营业收入、资产总额等指标,结合行业特点制定。

以建筑业和批发业为例,划分的标准也各不相同:

建筑业:

1、营业收入80000万元以下或资产总额80000万元以下的为中小微型企业;

2、营业收入6000万元及以上,且资产总额5000万元及以上的为中型企业;

3、营业收入300万元及以上,且资产总额300万元及以上的为小型企业;

4、营业收入300万元以下或资产总额300万元以下的为微型企业。

批发业:

1、从业人员200人以下或营业收入40000万元以下的为中小微型企业;

2、从业人员20人及以上,且营业收入5000万元及以上的为中型企业;

3、从业人员5人及以上,且营业收入1000万元及以上的为小型企业;

4、从业人员5人以下或营业收入1000万元以下的为微型企业。

企业规模的分类:

第一类为工业,包括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共三个行业门类;

第二类为建筑业;

第三类为批发和零售业;

第四类为交通运输、邮政业(不包含仓储业);

第五类为住宿和餐饮业。

参考资料来源:中国政府网-关于印发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的通知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