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车型评测

陕西9处世界文化遗产,陕西的三项世界文化遗产

  • 车型评测
  • 2023-05-19 18:39:01

大家好今天的话题是兵马俑,很多人想了解陕西有几处世界文化遗产,有朋友问陕西这些世界遗产超赞!不来看就亏了,还有人问到陕西物质文化遗产有哪些,在本文中,我们将深入探讨陕西9处世界文化遗产,接下来让我们一起看看陕西的三项世界文化遗产吧!

陕西有几处世界文化遗产?

陕西11处景点

汉长安城 唐大明宫 汉茂陵 唐昭陵

唐乾陵 张骞墓 草堂

大雁塔 小雁塔 西安化觉巷

 中国段初拟22处文化遗产名录

中国段丝绸之路由陕西段、甘肃段、段组成,对该三段的重要古迹和遗址初步推选出了22处景点,作为现存的主要代表性遗产。丝绸之路中国段文化遗产初拟名录由类组成。

石窟类有:1.麦积山石窟(包括崖、水帘洞)、2.炳灵石窟、3.北石窟、4.柏孜克力克千洞、5.吐峪沟千洞、6.龟兹石窟群(克孜尔千谨帆洞、克孜尔尕哈石窟、库木千洞、森木赛姆千洞)。

城址类:1.长安城、2.唐大明宫、3.骆驼城遗址、4.锁阳城遗址、5.玉门关遗址、6.交河故城、7.高昌故城、8.楼兰故城、9.故城、10.尼雅遗址(和田)、11.玛扎塔格。指晌握

墓葬类:1.汉茂陵、2.唐唯庆昭陵、3.唐乾陵、4.张骞墓、5.果园—新城墓群、6.苏巴什遗址。

类:1.草堂(摩罗什)、2.、3.大雁塔(恩塔)、4.小雁塔(荐塔)、5.张掖大、6.苏巴什遗址、7.台塔、8.西安化觉巷、9.天水后街。

陕西这些世界遗产超赞!不来看就亏了

来源:中新社微信公众号

作者:张远 杨英琦

世界文化遗产,全人类的 历史 记忆与共同财富。目前,中国世界遗产总数达55处,居世界第一,可你知道陕西有几处吗?

秦汉雄风,盛唐神韵,曾孕育中华文明的陕西,在经历十三个王朝的更迭后,留下了大量珍贵的文明印记。陕西的世界文化遗产有3处共9个点,分布于全省各地,它们分别是: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坑、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路网、与其他省市共有的长城。

二十世纪考古史上的伟大发现之一:秦始皇陵兵马俑

1974年,临潼区西杨村村民杨志发打井时偶然发现了一些陶俑的残片。经过勘探和挖掘,一座大型的俑坑出现在了世人眼前。杨志发没有意识到,自己偶然发现并不仅仅是文物,而岩是“二十世纪考古史上的伟大发现之一”。这个“世界第八大奇迹”,成为了外国元首来中国最爱去的地方之一,先后有200多位外国元首和首脑来此参观访问。

兵马俑坑位于秦始皇帝陵东侧1.5公里处西杨村南,是秦始皇帝陵的陪葬坑。目前已发现三座俑坑,占地面积达2万多米。其中发现有与、真马大小相似的陶俑、陶马近8000件,且陶俑的兵种丰富,排列整齐有序,其形胡袭闭象也各不相同,神态生动。当人们站在兵马俑一号坑前,总会被眼前的一幕震撼:气势磅礴的军阵,仿将人们带回了秦帝国。

如今,距离兵马俑被发现已经过去了近半个世纪,但它依然是人们关注的焦点。

“秦始皇兵马俑的发现发掘,弥补了这个断裂文明的缺失。对于研究帝王的埋葬制度,秦代的、经济、军事、 生活、雕塑艺术、青铜铸造技术等方面特别珍贵。”临潼区博物馆原馆长赵康明在自己的著书《考古生涯》中如是说。作为第一个修复兵马俑的人,赵康明深深明白这些陶俑的文化意义,并将自己的一生奉献在兵马俑保护与修复事业上。

现年52岁的刘江卫同样从事着兵马俑的修复工作。刘江卫于19岁那年就进入秦始皇陵兵马俑博物馆工作,时至今日,他接手的文物修复任务仍是一个工程量巨大、遗留问题众多的“硬骨头”。

在刘江卫看来,兵马俑文物修复过程中最难的是对陶俑颜色的保护。“兵马俑被烧制好后会先在其表面涂刷一层生漆层,然后再在此之上进行彩绘。而出土的陶俑,因温湿度发生了较大变化,有些彩绘层在很短时间内就会发生卷曲脱落。”刘江卫说。

不仅如此,刘江卫对秦始皇陵出土石铠甲的修复也费尽心思。1998年7月至1999年1月,在距秦始皇陵现在封土约200米处的陪葬坑,出土了大量石质铠甲和石胄。刘江卫和同伴们发现石铠甲中大部分是札甲或做工精致的“鱼鳞甲”,应是高级将领所穿。由于考虑到石铠甲的自重问题,刘江卫设计了一套“内胆”,如同模特架一般,把石铠甲“穿”在上面,相当实用。

“我们面对的是已经很脆弱的文物,就如医生面对得了重病的病人一样,来不得一点马虎,操作上任何细小的失误,极有可能导致的是非常大的损失。”刘江卫感概道,做文物修复保护工作要慢工出细活,更要耐得住寂寞。

40多年来,伴随着 的发展,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发展为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兵马俑遗址也成为了考古遗址公园。同时,不断深化拓展着秦始皇陵的展示利用,使其成为了研究、保护和利用文化遗产的典范。如今,秦兵马俑已累计接待海内外观众超过1亿人次,观众接待量仍在持续增长中。秦兵马俑不仅是陕西最“飒”的“世遗”,更是中国的一张“名片”。

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路网

2014年,教科文第38届世界遗产会会议上,中国、哈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三国联合申遗的“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项目通过,成为世界文化遗产。

横跨欧亚的丝绸之路,见证了公元前2世纪至公元16世纪期间,亚欧经济、文化、 发展之间的。世界遗产会曾表示,这是一条东之间融合、和对话之路,近两千年以来为人类的共同繁荣做出了重要的贡献。陕西境内的汉长安城未央宫遗址、唐长安城大明宫遗址、大雁塔、小雁塔、兴教塔、彬县大石窟、城固张骞墓就是这条繁荣道路上的重要坐标。

汉长安城未央宫遗址象征着丝绸之路最早的东方起点。未央宫始建于公元前200年,作为西汉都城最重要的宫殿,这里是汉帝国的权力中心。来到裤裂7至10世纪,丝绸之路东方起点则变为唐长安城的大明宫。它地处唐长安城东北,南倚唐长安城北墙而建。如今,该遗址位于今西安市北部的龙首原上,是丝绸之路鼎盛时期东方起点城市唐长安城的代表性遗存。

公元前2世纪,丝绸之路开辟者张骞踏上了西行之旅。历经18年两次出使西域,张骞——这位著名的汉朝外交使臣,凭一己之力为后世留下了公元前2世纪西域和中亚地区最早、最详细的书面资料。张骞本因此与这一东西文化的重大世界性 历史 产生了密切的关联,而张骞墓的挖掘,证实了这一伟大 历史 人物的存在,如今已成为珍贵遗产的墓葬,代表着中国人坚韧不拔的开拓精神,也因此受到后人无尽追思和纪念。

大雁塔、小雁塔、兴教塔与彬县大石窟则更多的彰显出丝绸之路对东文化传播的意义。它们见证了沿丝绸之路的传播之旅,直至唐代长安的盛行。其中大雁塔是7至 8世纪为保存唐代玄奘经丝绸之路带回长安的经卷而建,兴教塔则是玄奘及其窥基、新罗圆测的舍利墓塔,皆在传播史与丝绸之路文化史上有着重要地位。

万里长城第一台:镇北台

在陕西省榆林市城区外的红山上,伫立着一座现存规模最大的烽火台——镇北台。这座“万里长城第一台”为延绥巡抚都御使涂宗浚于明万历三十五年所筑,是长城线上最为宏大的观察指挥所。登上镇北台远眺,四周是整片的青葱草地,远处可见山峁与沙丘围绕着绿洲。高台巍峨,辽阔,一片壮美的塞上风光映入眼帘。

镇北台选址正位于原秦长城遗址附近。此处是 历史 上“北阻河套、南屏乌延、东控山西、西扼甘宁”的兵家必争之地,各地游牧都曾试过此地入主中原,是边防线上不可或缺的关口。

“重镇秋声霁色开,巡行不是为登台。千山远向云霄列,一水还从沙漠来。”明延绥巡抚、陕西三边总督、兵部右侍郎刘敏宽曾为镇北台作出此诗。榆林古时为边塞,长城沿线正是中国沙地之一,镇北台也身处黄沙大漠,毛乌素沙漠曾对此处不断侵袭。清雍正年间,榆林城已是“风卷沙土与城平“,人们甚至可以骑马踏沙土上而入城。但如今,镇北台早已不是从前“四望黄沙,不产五谷”的模样。

今日的镇北台附近,有碧波荡漾的红石峡水库,生长着郁郁葱葱的沙地植物园,蜿蜒广阔的沙地运河,甚至有着常年丰收的果园,这一切都得益于榆林多年艰苦治沙的成果。

“过去的镇北台,不是这个样子。”榆林城学会会长段云飞感概道。新中国成立初期,榆林市林木覆盖率仅剩0.9%,流沙吞没农田牧场120万亩,6个城镇、412个村庄被风沙侵袭压埋,榆林每年因水土流失输入黄河泥沙高达5.3亿吨,上游入黄泥沙量的三分之一。每当狂风大作,这里沙尘滚滚,遮天蔽日,近百公里的风沙线上,几乎看不到一点绿。

1950年,全国林业会议提出“普遍护林,重点造林”的方针,毛乌素沙地大规模植树造林、生态治理工作从此展开。为了实现“绿色”梦想,榆林前赴后继,开始了治沙防沙的长久事业。

1974年,当地成立了补浪河女子民兵治沙连,54名平均年龄只有18岁的女民兵在当地风沙侵蚀最严重的补浪河黑风口安营扎寨,开启了近半个世纪的植树造林运动。据补浪河女子民兵治沙连第三任连长贺利娥回忆,当初开始治理的时候,此地是的荒漠,方圆几里都找不到一根柴火,但姐妹们自己盖房子、种树、育苗,誓要把这个沙漠治理好。

“最初十年,我们艰苦奋斗,与天斗、与地斗,与各种自然灾害斗。全连60多人一年仅有20多块钱医药费,自己种植各种中草药治病。我们就是一个同心圆,为治沙而生。”第一代老民兵贺莎莲说。

补浪河女子民兵治沙连在14任连长的带领下,累计推平沙丘800多座,营造防风固带35条。一代代林业人用心血、汗水甚至生命,在毛乌素沙漠上筑起了一道道坚不可摧的绿色走廊。

70年来,曾经黄沙浩瀚的榆林,森林覆盖率从0.9%提高到了33%,当地860万亩流沙全部得到固定和半固定,明沙已经难觅踪影。如今,镇北台所处的毛乌素沙漠即将从地图上消失,镇北台不再掩于黄沙之下,而是伫立在广阔的绿洲之上,镇北台周边的景色也成为了中国不畏艰险,坚持治沙的缩影。

以上就是陕西3项9处世界遗产,其中6处(兵马俑、大雁塔、小雁塔、兴教塔、大明宫、未央宫)位于西安。你去过几处?有机会来看一看吧!

陕西物质文化遗产有哪些?

陕西物质文化遗产有兵马俑、大雁塔、兴教塔等。

一、兵马俑

兵马俑,即秦始皇兵马俑,亦简称秦兵马俑或秦俑,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第一批中国世界遗产,位于今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秦始皇陵以东1.5千米处的兵马俑坑内。

1961年3月4日,秦始皇陵被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74年3月,兵马俑被发现。1987年,秦始宏悄皇陵及兵马俑坑被教科文批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并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

二、大雁塔

大雁塔位于唐长安城晋昌坊(今陕西省西安市南)的恩内,又名“慈恩塔”。

唐永徽三年(652年),玄奘为保存由天竺经丝绸之路带回长安的经卷修建了大雁塔,最初五层,后加盖至层,再后层数和高度又有数橘绝猜次变更,最后固定为所看到的七层塔身,圆型通高64.517米,底层边长25.5米。

1961年3月4日,公布大雁塔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三、兴教塔

兴教塔,位于陕西省西安安区杜曲街道,少陵原畔兴教内,是传播史上著名的人物、唐代玄奘及其窥基和新罗圆测的舍利墓塔。

兴教为宗(又称唯识宗、慈恩宗)祖庭之一,兴教塔即唯识宗的三位墓塔,在传播史和中印文化史上具有重要地位,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楼阁式塔,展现了沿丝绸之路传至长安后的发展及其对半岛的影响。

陕西的历史文化遗产有哪些

相信,不少朋友都是比较喜欢出宽卜去旅游的,而很多朋友也是知道陕搭旅西省有着比较多的旅游景点,那么陕西的历史文化遗产有哪些呢?其实陕西省的主要历史文化遗产主要有:1、秦始皇陵,秦始皇陵是中国第一位皇帝的慎枝穗陵墓,位于陕西省西安市的骊山北麓。2、大雁塔,大雁塔是为了保存当年玄奘带回的而修建的,位于陕西省西安市南部地区。3、大明宫。大明宫是当初唐朝时期修建的宫殿。4、半坡遗址,这是人类时代的文化遗址之一。5、大唐芙蓉园。

我国哪些世界遗产在陕西省境内

1、故宫

故宫是中国明清两代的皇家宫殿,旧称紫禁城,位于中轴线的中心。故宫以三大殿为中心,占地面积约72万米,建筑面积约15万米,有大小宫殿七十多座,房屋千余间。

故宫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整的木质结构古建筑之一,是AAAAA级旅游景区,1961年被列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者乎烂物保护单位;1987年被列为顷碰世界文化遗产。

2、兵马俑

兵马俑,即秦始皇兵马俑,亦简称秦兵马俑或秦俑,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第一批中国世界遗产,位于今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秦始皇陵以东1.5千米处的兵马俑坑内。

兵马俑是古代墓葬雕塑的一个类别。古代实行人殉,奴隶是奴隶主生前的附属品,奴隶主死后奴隶要作为殉葬品为奴隶主陪葬。兵马俑即制成兵马(战车、战马、士兵)形状的殉葬品。

3、长城

长城(The Great Wall),又称万里长城,是中国古代的军事防御工事,是一道高大、坚固而且连绵不断的长垣,用以限隔敌骑的行动。长城不是一道单纯孤立的城墙,而是以城首漏墙为主体,同大量的城、障、亭、标相结合的防御体系。

4、圆明园

圆明园是清代大型皇家园林,位于中华市海淀区,由圆明园及其附园长春园和绮春园(后改名万春园)组成,所以也叫圆明三园。

圆明园占地面积3.5千米,建筑面积达20万米,一百五十余景,有“万园之园”之称。清帝每到盛夏就来到这里避暑、听政,处理事务,因此也称“夏宫”。

5、布达拉宫

布达拉宫位于中国自治区首府市区西北的玛布日山上,是一座宫堡式建筑群,最初是吐蕃王朝赞普松赞干布为迎娶文成公主而兴建。

于17世纪重建后,成为历代的冬宫居所,为的中心。1961年,布达拉宫成为了中华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1994年,布达拉宫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布达拉宫的主体建筑为白宫和红宫两部分。

猜你喜欢